达翔国际海运 达翔国际海运
行业资讯
只为提供更好的国际物流方案
首页 > 行业资讯 > 马来西亚海运港口收费标准调整:装卸费与堆存费变化

马来西亚海运港口收费标准调整:装卸费与堆存费变化

2025-10-01 11:10:06
阅读量:31
作者:
来源:成都国际海运

马来西亚海运港口收费标准调整:装卸费与堆存费变化

马来西亚海运港口收费标准调整:装卸费与堆存费变化

马来西亚海运业正经历一场由政策驱动的深刻变革。自2025年7月起,巴生港作为东南亚核心枢纽,率先实施港口费用分阶段上调方案,装卸费首阶段从65美元/TEU跃升至75美元,堆存费更以330%的涨幅(3.26美元/日至11.2320.70美元/日)引发行业震荡。这场调整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马来西亚交通部“港口竞争力提升计划”的关键环节,旨在通过价格杠杆优化资源配置,缓解长期存在的港口拥堵与基础设施压力。

装卸费上调:成本传导与产业冲击
装卸费作为港口核心收费项,其调整直接牵动进出口商的利润链条。以巴生港年处理1250万TEU的规模计算,首阶段调涨后,物流成本年增1.3亿美元,叠加2027年最终调至85美元/TEU的规划,三年累计成本增量将达2.6亿美元。制造业联合会(FMM)指出,中小型电子企业单柜成本增加1200令吉,毛利率被压缩至8%以下,部分依赖薄利多销的企业已启动生产线外迁评估。更具警示性的是,费用传导效应正重塑区域贸易格局——越南胡志明港凭借成本优势,吸引原本流向马来西亚的橡胶制品订单,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,其市场份额环比增长12%。

堆存费暴涨:仓储策略重构与效率博弈
堆存费的非线性增长(3.26美元/日至最高20.70美元/日)暴露了港口空间资源的稀缺性。以槟城半导体园区为例,某中资企业测算显示,单柜仓储成本月增340美元,迫使企业将库存周转周期从45天压缩至28天。然而,效率提升背后是供应链韧性的削弱:2025年8月,因企业集中出货规避后续涨价,巴生港再现拥堵危机,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延长至72小时,间接推高运输成本。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“高峰时段通行费”与“非高峰激励”引导货物流向夜间,但中小物流商夜间操作能力不足,导致实际分流率不足40%,政策效果大打折扣。

行业应对:本地化仓储与模式创新
面对成本压力,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本地化仓储网络。某家电巨头在吉隆坡、槟城等地新建5个区域分拨中心,将“港口直配”比例从70%降至35%,通过库存前置对冲堆存费风险。与此同时,物流科技的应用成为破局关键:区块链溯源系统缩短清关时间至6小时,智能调度算法优化货车空驶率,使单柜综合成本下降18%。政府层面亦释放积极信号,计划将港口收费调整与CPI挂钩,未来年涨幅控制在通胀率2%以内,避免“一刀切”式调价对产业的冲击。

此次收费标准调整,本质是马来西亚从“港口经济”向“供应链经济”转型的阵痛体现。装卸费与堆存费的变动,既是对港口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的补偿,也是倒逼产业升级的催化剂。短期来看,企业需通过精益管理消化成本;长期而言,唯有构建“港口+仓储+数字”的立体化物流体系,方能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动。这场变革没有终局,只有持续进化的生存法则。

 

​​​版权所有©成都达翔国际海运 蜀ICP备130140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