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海运进口许可证政策调整:申请流程与时效变化
印度政府为了提升全球贸易份额,实现India@2047战略目标,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,特别是在进出口监管框架与海关流程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。近期,印度对外贸易总局(DGFT)对海运进口许可证政策进行了系列更新,涉及申请流程及时效变化,对希望在印度市场进口货物的企业具有重要影响。
在印度,从事海运进口业务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《1992年对外贸易(发展和监管)法》及配套的《2023年对外贸易政策》。根据最新政策,企业需获取电子进出口代码(IEC),这是清关、货物运输及外汇收付的必要条件。申请IEC需提供企业注册证明、地址证明及银行账户证明,DGFT与所得税部门实时核验信息,确保资料的真实性,IEC证书可于当日签发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前IEC为永久有效,但现行政策要求持有人在每年4月至6月期间完成更新,确保信息的时效性。
印度贸易分类系统(ITCHS)全面采用8位编码体系,取代了传统的描述性分类标准,使得商品分类更加精确,提高了出口透明度和操作效率。企业需依据ITCHS编码对进口商品进行分类,并根据商品类型申请相应的进口许可证。许可证分为通用型(允许全球采购)和特定型(限定来源国),有效期根据货物类型有所不同,资本货物为24个月,原材料及耗材为18个月。针对受限商品,企业须向DGFT提交进口许可证申请,并提供公司注册证明、货物详细描述、进口合同或订单及付款证明等资料,完成合规进口程序。DGFT将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,并在一定时间内发放进口许可证,确保流程的顺畅。
此次政策调整还涉及清关流程的优化。进口商需提前准备商业发票、装箱清单、提单或空运单等核心文件,并通过电子数据交换(EDI)系统提交货物信息至海关,实现预申报,提高通关效率。海关将对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核,核验货物与申报信息的一致性,并根据货物的分类和价值计算应缴税费。印度对进口货物征收基本关税,同时对特定商品加征反倾销税、保障税及社会福利附加费,企业需根据海关要求缴纳相应税费。
此外,政策调整还包括对敏感品的管控强化。如新增对石墨烯、光伏硅片等商品的进口许可证要求,企业需提前申请KKP进口许可证,确保合规进口。这一变化体现了印度政府对新兴产业的重视,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进口此类商品的合规成本。
总结:
印度海运进口许可证政策的调整,简化了申请流程,提高了效率,但同时也强化了对敏感品的管控,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。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,及时更新内部流程,确保合规进口。同时,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,提高清关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通过这些措施,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印度市场的变化,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。
版权所有©成都达翔国际海运 蜀ICP备130140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