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翔国际海运 达翔国际海运
行业资讯
只为提供更好的国际物流方案
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国际海事组织(IMO)船舶安全检查新规:重点检查项目

国际海事组织(IMO)船舶安全检查新规:重点检查项目

2025-09-09 11:09:52
阅读量:9
作者:
来源:成都国际海运

国际海事组织(IMO)船舶安全检查新规:重点检查项目

国际海事组织(IMO)船舶安全检查新规:重点检查项目

国际海事组织(IMO)近期发布的船舶安全检查新规,对全球航运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新规聚焦船舶技术状况、船员资质、密闭舱室安全及载运特殊人员等核心领域,通过细化检查标准与强化执行力度,构建起更严密的安全监管体系。

船舶结构与设备:技术缺陷零容忍
新规将船舶结构完整性列为首要检查项,要求对船体腐蚀、甲板机械老化、舱室密封失效等结构性缺陷进行全面排查。例如,船体钢板锈蚀穿孔、锚链断裂风险需通过无损检测验证;消防泵流量不足、救生筏自动充气装置失效等设备问题,需现场测试并核查维护记录。针对液货船,惰性气体系统、货物围护系统的密封性成为必检内容;客船则需确保双人瞭望制度落实,并核查禁限航规定执行情况。电子设备管理亦被纳入规范,驾驶员禁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承诺书签署情况成为检查重点。

船员资质与应急能力:操作规范与培训并重
船员适任证书的有效性及实操能力评估被严格细化。检查员通过模拟消防演习、应急操舵测试等方式,验证船员对设备操作的熟练度。例如,救生艇降落程序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,消防水带连接与灭火器使用需符合国际标准。新规特别强调工业人员船舶的船员培训,要求完成“客船船员特殊培训合格证”课程,并掌握海上人员转移程序及安全设备使用。对于载运工业人员的船舶,船长需组织应急逃生路线熟悉培训,确保工业人员了解集结点、急救站位置及警报响应流程。

密闭舱室安全:从预防到救援的全链条管控
针对密闭舱室事故高发问题,新规引入多项强制性措施。航运公司需建立密闭舱室清单,评估风险并制定减低措施,如强制使用通风装置、气体探测仪及空气呼吸器。检查中,舱室氧气浓度、CO₂浓度阈值被严格限定,禁止单人进入密闭舱室的规定成为硬性指标。此外,新规要求货舱连通处所的进入需制定专项指南,废钢货物或钢结构锈蚀导致的缺氧风险被纳入重点排查范围。

载运特殊人员:资质与管理的双重审核
对于载运12名以上工业人员的船舶,新规设定了更严格的准入门槛。船舶需持有《工业人员安全证书》,并满足SOLAS第XV章及IP规则的全部技术要求。检查内容涵盖工业人员年龄、健康证明、培训记录及海上转移程序。例如,工业人员需年满16周岁,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及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;船舶管理人需制定人员活动范围管理制度,防止工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。

IMO此次新规通过技术标准细化、责任主体明确及执行力度强化,构建起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网络。从船体结构到船员资质,从密闭舱室到特殊人员载运,每一项检查均直指航运安全的核心痛点。随着新规的全面实施,全球航运业将迎来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时代,而船舶所有人与经营人唯有通过主动合规,方能在保障航行安全的同时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 

​​​版权所有©成都达翔国际海运 蜀ICP备13014066号